最新消息

中国目前拥有719家滑雪场,数量居世界首位。

2024-12-05

去年的报告揭示了室内滑雪场在疫情严重影响的滑雪季中依然迅速崛起。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2024雪季,随着疫情的退去,滑雪游客数量强劲反弹,并带动了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

目的地滑雪度假区的崛起
本次白皮书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或许是“目的地滑雪度假区”的快速崛起——这是中国相对年轻的滑雪产业日趋成熟的明确信号。业界的关注正逐渐从城市周边面向初学者的滑雪场,转向更大型、更专业的高山滑雪度假区。

尽管在全国719家滑雪场中仅占4%(29家),中国的“目的地度假区”却贡献了28.6%的总滑雪人次,同比增长52.9%。相比之下,主要面向初学者的“城市近郊滑雪场”尽管受益于疫情后的冬季旅游复苏,游客数量却仅增长了5.5%。

更具代表性的是,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大型滑雪场(垂直落差超300米)的游客数量增长了51%;而垂直落差在100至300米之间的滑雪场,增幅仅为2.1%。

哈尔滨的火爆在这一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冰城”哈尔滨正在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作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025年2月举办)的主办城市,哈尔滨正在成为冰雪旅游热点。仅在2024年2月10日至17日期间,哈尔滨接待游客超过1010万人次,同比增长81.7%,这一现象被称为“尔滨热”。

但不仅仅是哈尔滨在提升其世界级冰雪目的地的地位。吉林省(拥有北大壶、长白山等著名滑雪场)游客增长达到了51.2%,已超过邻近北京的河北省,成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滑雪目的地。相比之下,河北因山势较低、天然雪资源较少,仅增长13%;北京更是仅增长了3%。

拥有全球最多滑雪场的国家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滑雪场,共719家,高于2022年的697家,虽略低于疫情前的770家,但仍远超日本(447家)、美国(505家)、加拿大(292家)、法国(296家)和奥地利(440家)等老牌滑雪国家,尽管中国作为国际滑雪目的地起步最晚。

然而,这一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误导性。中国719家滑雪场中,仅有33家具备超过300米的垂直落差,大多数落差不足100米。此外,仅176家滑雪场配备了缆车,其余543家则依赖魔毯,甚至完全没有上山设备。

中国滑雪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25年前,在日本滑雪热最盛时期,中国仅有17家滑雪场,而日本超过700家。疫情前,业内曾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达到1000家滑雪场,这一目标至今依然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室内滑雪场的崛起
中国室内滑雪产业的迅猛增长是去年白皮书的核心内容之一,今年依然如此。得益于全年滑雪需求与城市滑雪便利性的双重推动,室内滑雪在中国继续升温。

在刚刚过去的雪季,中国的室内滑雪场数量从50家增长至60家,同比增幅达20%。而游客数量增长更为显著,从365万人次上升至485万人次,占全国滑雪总人次的21%以上。

十年前,中国还仅有5家室内滑雪场。如今,中国不仅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在规模上也独占鳌头。全球十大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占据六席,其中包括排名第一的上海L+SNOW和哈尔滨BONSKI,它们各自拥有6.5万平方米的滑雪面积。